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试与研究述评

文书君 人气:8.57K

[摘要] 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低调启动、逐步推进,课程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教师教育课程概念从广义界定到狭义界定,教师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从学科性专业到职业性专业以及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从简单延长时间到开始关注质量是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特点。

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试与研究述评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述评

新世纪,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面临全面挑战。二十世纪末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话语转换以及随之开启的教师教育大学化、开放化、一体化进程,作为制定教师教育政策理论基础的教师专业化思潮和已然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新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等各层面因素将教师教育课程推进了改革的中心。

直面与回应挑战,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低调启动、逐步推进,课程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但是,相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只是散点般地低调启动和逐步推进。2001~2010年,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概念与价值取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教师教育课程比较、教师教育课程实践等。2010年12月中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用“教师教育”(或师范教育)或“教师教育课程”(或师范教育课程)检索2001~2010年的“标题”,显示 513条记录;而在相同条件下,1991~2000年仅有63条记录。同样十年,相差近十倍,可见新世纪教师教育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一、广义课程与狭义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界定的两种选择

教师教育课程有两种界定:广义角度从教师应然的知识结构出发,将其理解成培养一名教师所需的全部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有的还把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也纳入其中。狭义角度则为教育专业课程,即体现教师培养中“怎么教”或“师范性”的那些课程。

近十年研究中,教师教育课程的广义界定与狭义界定并存,并存在比较明显的由广而狭的趋势。这种变化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反思。例如,田学红质疑道,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学科专业课程”与培养其他社会人才的“学科专业课程”真的可以通用吗?对于教师教育而言,“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难道不需要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吗?再如,鲁静对比研究华东师大中文和数学两个专业近60年的课程设置后发现,真正支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课程体系内部合理的逻辑结构。鉴于教师职业对学科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不能只考虑教育专业课程的发展,而必须考虑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发展。

教师教育课程广、狭界定各有利弊。广义界定能从整体出发优化课程结构,有助于师范生建构合理知识结构;能增加通识课程与学科课程对教师教育的敏感性,有助于师范生获得学科教育知识。但其问题是:以教育学为背景的教师教育改革者没有足够的政治权利和学术权威改变课程结构,从而增加了改革失败的可能性;过于强调学科课程的师范性可能会阻碍学科学术性发展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从而对师范院校综合化形成障碍。与广义界定的利弊相对应,狭义界定有助于降低改革阻力,有助于促进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但容易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形同“螺蛳壳里做道场”,只能是在有限课时内局部微调。

教师教育课程界定由广而狭是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在课程领域的反映。在典型的师范教育中,师范专业是高师院校的唯一专业,师范院校的所有课程,甚至学校文化等隐性课程都有一定“师范性”,都可称为“教师教育课程”。在典型的教师教育中,教师教育仅是高等院校的专业之一,“大学+师范”的教师培养模式被普遍采用,培养教师和学科人才的学科类课程已无差异,教师教育与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差异仅为教育类课程,把直接指向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称为教师教育课程。

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改革中,除“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话语体系转换外,开放性教师教育体制的逐步构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和“大学+师范”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等国家和院校层面改革动向都使教师教育课程界定日趋狭义。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广、狭界定虽然各有利弊,但是当今推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中支持狭义化的力量更为强势。

二、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两条路径

狭义的教师教育课程通常被等同于教育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课程。即使在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后,很多人仍把“教师专业”等同于学科性专业而非职业性专业。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经常被简化为增加教育学类课程学分。正如钟启泉等人所言,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教育学学科体系为基础,针对教育学学科体系中所包含的内容设置教师教育课程,当教育学学科体系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门类也日益增多。不过,他们也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基于职业性专业理念的教师教育课程组织和实施方式在我国是否有体现呢?

刘建银等考察了十多所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培养计划后指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学分制改革、必修课与选修课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教育实习实践环节改革四个方面。从学分数量看,多数师范院校增加了课程门类,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数和学分比例显著提高。必修课与选修课改革:提高了教师教育选修课比例;充实了必修课程门类。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以“模块”形式构建,如将教师教育课程整体划分为教育理论类、教育技能类和教育实践类三个模块,或将单门课程划分为理论学习学分和教育见习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