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师师德演讲稿模板汇编五篇

文书君 人气:1.18W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师德演讲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教师师德演讲稿模板汇编五篇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1

从教三十余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爱教育,我爱学生,我热爱我的事业!”这种爱,对于我来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感。

我师范毕业分到学校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是思想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它与生活融为一体,只有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语言文字才生动、鲜活,并给学生强烈的感染,让他们受到优秀文化的哺育。当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就下决心要教好语文。1987年,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全县的语文赛课活动。我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那段时间,我把一切都置之度外,常常是凌晨四、五点就起床,查阅资料,钻研教材,推敲斟酌,反复设计教案。不知写了多少张纸,也不知设计了多少份教案,而在这一次次的修改过程中,我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通过努力,过五关斩六将,我获得第一届县语文“优质课”大赛第一名的殊荣。当黄映兰校长把这一好消息带给学校时,我激动得差点哭了,我深切地感受到,成功来之不易。但就是那一次,让我感悟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树立了我的目标——尽快成为语文骨干教师。有了这样的目标,我倍加努力,越发感到了教书的乐趣和滋味。在之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在“活”字上下功夫,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我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下功夫,注重语文方法的传授,提高教学效率,逐渐形成了“方法新、基础实、形式活”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广大同行和学生的好评。在1988年—1996年期间,我先后为市、县上示范课、研讨课、参赛课、选拔赛课三十几节。1997年,我代表高县参加市语文教学大赛,获得第一名。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我年龄超过了35岁而失去了参加“省语文课堂教学大赛” 的资格,不过我不气馁,我仍然坚持我的奋斗目标:做最优秀的教师。

我深知:教不研则枯,研不深则殆,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育科研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繁重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承担了市级课题《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研究,我抓住这一机会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大胆探索,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得失与反思,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顺利完成了研究任务,在取得县科研成果一等奖、指导的学生参加国家级的作文竞赛取得二、三等奖达十多人次的好成绩的同时,我的教学研究也一步步趋于科学,一步步走向成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是实验一小严谨的教风、纯正的校风浸染我,我感激栽培我的各级领导,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扶持我、帮助我,为我开创自由驰骋的天地,让我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三十余年,我把所有的精力贡献给我热爱的教育事业,贡献给带给我快乐的孩子们,贡献给我非常热爱的学校和同仁们,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我把培养年青教师当成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每当学校有青年教师参加献课、赛课活动,我总是精心指导。大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各个活动的安排,小到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手势、表情以及如何关注学生的状况,我都一次次地示范,手把手地教,直到满意为止。我力求教学的完美,对教学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预案的设想和调控,我要让每个年青教师通过献课、赛课活动都能得到很好的磨练,并上出特色、上出精彩、上出风格,最终达到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李利曼老师参加县作文赛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文教学是广大教师不敢轻易尝试的“禁区”,站在我这一角度,我想的是通过这次参赛,能够使我校教师在作文教学的领域里跨上一个台阶,打开一道难以启封的城门。我领导其他骨干教师成立了智囊团,群策群力,在坚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我们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尽了。一放学,别人都回家和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时,我们却还在学校忙碌着,查阅资料,设计教案,组织指导教师反复试讲,经常是晚上10点过还没吃饭。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用语文特有的魅力设计出了两节既有形式更有实际效果的作文指导课和评讲课,使李利蔓老师在赛课活动中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也使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有了新的认识,教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这次磨练,李老师也成长起来了,在她两次送教下乡活动中,都显示出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多年来,学校的周训玉、罗亚玲、王华、肖月秀、李利曼、孙静、田凤鸣、单学梅、肖健等老师的参赛课、演讲比赛、培训课都凝聚了我太多心血,耗费了我大量的休息时间,但我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的成长才能成就教育明天的辉煌。

我喜欢我的学生,我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我要让孩子们在美好的学校生活中、在语文学习中充分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更能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我深知,教师的榜样是无形的,它对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意义深远。记得90年我任班主任工作时,学校还建有养殖场,喂有猪、鸡、兔。正值夏天,又逢我们班打扫卫生了,我带领学生来到那儿,一股熏人的臭味迎面扑来,脏乱程度也不堪入目,我当时就发呕,学生们见了我的反应后,也都畏难不动了。瞬间,我马上意识到什么。我憋住气,首先来到最脏的地方,拿起铲子干了起来,学生王小刚受我的影响,当即与我配合,一人铲,一人冲扫,在我俩的带动下,很多孩子排除了畏难情绪,积极投入到劳动中,很快使又脏又臭的养殖场焕然一新。之后,我想,如果我不带头,如果我只当指挥,孩子们会有如此的行动吗?我深刻地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胜过言严。这事已过10多年了,却仿佛发生在昨天。这以后,我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我则按时到教室,并让学生监督,学生也真不给留情面,我偶尔迟到,他们则当众说:郭老师迟到了。我呢,却以真诚的态度认错,并用行动改正。要求学生认真写字,我则每次板书都是非常工整,为孩子们做出表率。久而久之,我的无形力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从大量的实践中感悟到——教师,你的言行就是一面旗帜。95年,我送毕业班,由于突发“腰椎间盘突出”病,我不去医院治疗,想赖到把孩子们送毕业以后再利用假期治病。拖了近两个月时间,已经严重到不能正常起居生活了,无赖,我选定“五一”长假去宜宾做了手术。其间,学生家长和孩子们利用星期天专程看我,更让我感动的是,全班孩子写了一封充满既是关心、问候,更是思念、盼望的深情的信,读到字里行间,我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呼唤我的声音,看到了孩子们期盼我的眼神,我真真切切地感悟道了“捧着一颗心来”所换得的幸福。做完手术,需要休养几个月才能正常工作的我,硬是凭毅力仅休息了13天就上班了。我没耽误教学时间,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以我的行为感动了学生、家长,孩子们以全县第2名的成绩回报于我,我的行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赞扬。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任班主任工作、辅导员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教导主任,其间,我多次获得县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长期的锻炼和磨砺,使我更加成熟了。在县第一届“星级名师”评选过程中,我的即兴上课,以第一名的成绩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但是,因我没有大专文凭而未被评为名师;在特级教师的推选过程中,我以绝对的优势领先,但因年龄超过45岁最终未评上。这些,在旁人看来我亏了,可我,依然以“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来对待人生的进退、得失、利益、荣辱。我不是真正超然世俗的人,但我愿意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不停地提醒自己:尽可能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成就我的梦想——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回首走过的岁月,我真切地感受到:真爱无言,幸福无价!是教育事业让我体味到了人生的成就感。虽然我头上没有特级教师、星级名师的光环,但我荣幸,无论在任何地方,我能够用我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这是我感到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但我不满足于我取得的成绩,我也不敢自诩为“教师之师”。如果把实验一小这块园地比做丰收的麦地,我只是其中一粒毫不起眼的麦粒,普通而又平凡。我只想牵手我的同伴们,在这片麦地里辛勤地耕耘,实现人生的价值,彰显生命的意义。我将一如既往地为教书育人做贡献,把我的知识、我的一切美好的愿望在我学生身上得到延伸,得到延续,让人们感受到:做教师真是令人幸福!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2

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老师来说,我时刻努力以一个教师的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学生,用爱铸师魂。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每位学生的感情基础。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曾遇到这样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他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从此一蹶不振,上课经常开小差,甚至打瞌睡,更令人痛心的是迷恋上了虚幻的网络游戏。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没有大声呵斥,而是细心地为其开导,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用我微弱的爱,唤醒了他那颗因为缺失父母的爱而干涸的心灵。现在,他的成绩稳步上升。看到学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我感到非常欣慰。

是啊,在教师这片原野上,是爱点燃了前行的灯盏,是爱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是爱延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师德师魂的崇高与伟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时刻铭记着:爱心,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新时期师德师魂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当然,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的爱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只有那些在最危难时期,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甚至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与责任的人,才是新时代最伟大最崇高的师德师魂。

谭千秋老师为了学生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爱与责任挽救了四个家庭的幸福,他誓死保护学生的形象,是我们一生也忘不掉的。

我们虽然离汶川较远,但是,当余震一次次袭来时,为了学生安全,让学生以宿舍撤离出来的操场上过夜时,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坚持着,再累再苦也要陪着学生,是谭千秋老师的形象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想说:我的选择是光荣的,是无怨无悔的。

是啊!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用爱心与责任去关心每个学生,铸就崇高的师德师魂,用我们的爱在教育的原野上塑造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

谢谢!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真爱铸就老师的灵魂,青春献杏坛——,努力做一个“四有”的好老师。

有一首歌最美,那就是师德;有一个最美的人物,就是老师的灵魂;最有魅力的风景线之一就是老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我们会用这颗心去感化寒冷;我们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我们会用这份爱情传播温暖;我们有一缕纯净的阳光,我们将用这阳光点亮希望。

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故事。她是一个刚刚离开大学的女孩。她年轻的内心充满了对工作和未来的美好向往。但是我一踏上讲台,学校就安排我教一年级当班主任,说刚毕业的老师普通话好,热情,能教好学生。她班上有72名学生,其中8名是复读生。可能是因为她刚毕业。每天,她总是先来上课,最后离开。每次放学,她总是和学生手牵手过马路,总是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

然而,热情并不能取代无情的现实。有一天刚上班不久,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跑到教室门口,指着新老师的鼻子大喊:“我孩子再在学校被别人打,我就让你吃!”面对父母的无理训斥,面对涌起的恐慌,她的眼泪只能流进肚子里。

也许这没什么,对他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学校组织的第一次质检。与学生的教学几乎是齐头并进的。谁想到这个班居然考了最后一名?校领导在总结会上没有点名批评,说“作为一个开放的本科生,竟然教出这样的成绩,真是难以置信。有关老师要好好自我检讨!”面对领导的训斥,她感到惭愧但不知所措。回来后,我躲在被子里偷偷擦眼泪。宿舍的同事安慰说:“在我们眼里,你一直很认真负责,大家都在看着呢!其实校长不是故意批评你的……”

她明白,每个人的心血,无论是点名批评还是轻声安慰,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切靠自己!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经常在课堂上给孩子讲童话故事;课后她带领他们玩游戏。当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他们会因为看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而得到奖励。日复一日,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感情越来越浓。快看!她的声音嘶哑,孩子会送她喜欢的牛奶;快看!教师节到了,有同学早早的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就是为了送精心准备的贺卡。还有一次,她学习回来,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抱着老师的腰,仰着小脑袋喃喃自语:“老师,你怎么回来了?你去哪儿了?”我们非常想念你!“随着师生感情越来越融洽,他们班的成绩也逐渐提高。经过这位老师一年的不懈努力,班级的成绩不仅倒数第一,而且名列前茅。

至此,估计大家已经猜到七八分了。其实这个新老师就是我,我就是初来乍到处处碰壁的新老师!

“天很蓝,云总会散;梦很浅,一切都很自然。”在最初的忧郁期过后,现在的每一天,我的心情都变得和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时一样愉悦。同时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深的思考:我不是太阳,但我想让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温暖;我不是月亮,但我要让孩子们的心里闪耀着美德的星光!爱是沉默的,大象是看不见的。我真的想对每一个学生大声喊:孩子们,我能给你们什么?我只有一个激情,只有火热的青春。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你排忧解难,给你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让你有着自信。很难想像几十年前的教育理论,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还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实用意义。难怪他要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寻的偶像,成为心中的指明灯。书中谈到100条教育理论。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尤其是《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苏赫姆林斯基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工作了20年后,他明白了,课堂上老师必须做两件事情:一、要交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很多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很多知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聪明,于是把主要的力量用到记忆知识上去了。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学会思考,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怕思考了,学习很被动,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其实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但凡学习好的孩子,都把做对一道题目当作一种乐趣,把思考所得当作一种发现,于是从中得到很多常人得不到的乐趣,最终成功了,问及他们的学习经历,无一不说学习过程是一种快乐。

可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孩子还是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呢?原因也很简单,孩子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思想严重,稍有不会的题目就问家长,或者等待老师的讲解,怕动脑筋,即使题目做对了,他也不引以为自豪,因为那是父母或者老师讲解的结果,他没有体验到思考的乐趣。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少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认为是死人。”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务。把学习当成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这样的学生才会成为会思考的劳动者。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思考者时,学生才能体验学习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这种快乐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没有问题意味着没有思考,没有思考怎么能提出问题?较多的学生早已不会思考了,忘记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线路,要思考做啥?

那么,怎样才能使思考的活动在学校生的头脑里占据统治地位,怎样才能使思考、认识、发现、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为一个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

教师本身应该是个思想者,用思想去点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转变自己的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苏赫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而那些没有什么东西好讲,学生也感觉出他没有什么丰富的思想宝藏的教师,确实是很可怜的。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道理很简单,一个不会思考的教师,教不出会思考的学生。当然,这些前提需建立在教师素质的提升上。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他是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实践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劳动,和学生一起,互相影响、讨论、激励、鼓舞。

其次、解放学生思想,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等待、习惯了依赖、习惯了接收、习惯了习惯的一切,主体意识丢失,独立能力退化。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自主学习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该改承担学习的责任?教师固然应该承担,但学生若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学生永远在昏昧等待中。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时,学生自己的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才是一种真正的学习。

然后、学会等待、牵线搭桥。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实际的课堂往往是这样的,要叫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常常沉默寡言,面面相觑,提不出来,为何提不出?因为不习惯思考,也不会思考,那么,老师提出问题,大家发表看法吧,仍然沉默,为何?因为没有看法,哪里去找?不知道。也许有极少的同学有点想法,碍于面子怕回答。时间一分分过去,教学进度走不了,急死老师了,忍不住越粗代庖来得干净利索,省时省力,结果,我们又回到老路。学生永远在等待依赖中。所以,教师不能急,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思考准备时间,善于激励,耐心等待。一部分学生可能就差那么点勇气,需要教师为他们打打气儿,有种种顾虑障碍的,需要教师排泄疏导。其次会引导,学生思维卡壳的地方要牵线搭桥,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如;报刊杂志、电视、多媒体、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国内外重要的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等,以使思考由温故而知新,由形象到抽象,由混沌到明晰的过渡飞跃;或者要知梨子的味道,亲自去尝尝,让学生亲自其参与去体验,也许这个探索自寻过程要花费很多时间,甚至表面一无所获,但它使学生思维得到磨砺碰撞,活跃起来。这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比起短暂的急功近利的强行灌输,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学生会受益终生,故而眼前所耗费的时间经历应该说是值得的。

最后,以包容情谊,为学生创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试想,身处惴惴不安,紧张压抑,过度庄严肃寂的氛围里,学生的脑力过度集中在时时刻刻的提心吊胆,焦虑惶恐,瞻前顾后中,怎能集中精力进行积极健康有序的智力思维呢?自由就是不给学生太多的束缚,有宽泛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轻松自如的各抒己见。这其中,教师和蔼亲切的微笑,循循善诱的开导鼓励无疑是重要的。只要能思考,敢思考,哪怕是错误都是一大进步。人的认识,总是在错误中提高,谁畏惧错误,谁就毁灭进步,因而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哪怕是不经意的一个轻视眼神,一句冷漠的`话语,都不能轻易流露。而是引导指正,保护他们思维火化的幼芽是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开端。

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思考者时,学生才能体验学习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这种快乐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思考。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其实学生不会思考,低效学习的症结就隐藏在其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去感知,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深深明白,一个善教的老师,所赋予孩子的,是一种思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认真思考,认真反思,反思我的课堂,反思我的理念,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为人师表”这个词从我上学起到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认识了这个美丽而有内涵的词。我成了为人师者,也曾无数次地不断理解这个词的内涵,也曾努力地不断以这个词为镜子,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说起教师的工作,真是感慨万分。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师自我良好的修养。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一、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要有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常言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你必须要有一桶水。”它比喻教师要想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首先你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因此,多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和课外知识,也成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部分。因为随着时代的深刻变化,学生的学习知识也不只是围绕着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而学习,他们懂的也许我们不懂,因此,这就不断地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也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只有教师自己本身不断充电,充实自己获得比学生更多的知识,才能培育好下一代人的成长。

二、要带好一个班集体,首先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往往是小学生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率先示范,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就现在我带的一年级来说,学生年龄偏小,在家里娇生惯养,只会接受别人的爱,却从来不知道怎么去关爱别人,自私的行为很严重。有一次劳动课,学生们有的干、有的玩。你说大家一起动手吧,有些人仍无动于衷。从那时起我天天和他们一起值日,边干边支配他们怎么做,做什么,怎么找活做,怎么合作干,慢慢的值日工作基本有了明显的进展。平时看到教室哪里卫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就亲自去打扫,使学生不好意思再打扫不净;如果班级地上有纸,我就弯腰捡起来,时间长了,学生也这样做。工作上,从来就不迟到、早退,这样学生也不好意思迟到。

总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任何对学生有影响的场所和事情上,注重身教,以身作则、行为示范,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也得到学生的首肯。

三、努力工作,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形象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是艰苦和复杂的,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勇挑重担,树立坚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

1.教师要爱岗敬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总是以自己能成为该职业中的一员而自豪。我很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教书又育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人,教学上,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儿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权利不爱自己的学生。我们能为取得成绩的孩子感到高兴,也能谅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2.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的老是才是“好老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对学生保持一颗挚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爱个别优秀生,也不歧视个别学困生,特别是去帮助一些自信不足的学生,肯定他们的成绩,多给一些鼓励。当然,在跟学生交朋友,相互关爱的同时,我想自己也应该时刻把握其中的度,防止失去威信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严字当头,爱字包容。

3.教师要爱护学生

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人格风范。我认为没有爱,教育就难于开展,任务就难于完成,效果就不理想。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无数的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先生从侧面教育我们不能冷落,岐视学生,应该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深情的爱去激励他们。

师爱应该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在于师爱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应该凭着“带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理智之前,还是误解之后,我们都要一味地奉献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个人的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懂得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

4.教师要理解宽容学生。

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位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他脸红了,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作。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胆等着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教师深切的爱。

作为新时期山区的人民教师,应该抛开功利观念,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始终保持一颗甘愿平凡的心,敬业、爱岗、爱生,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工作,去感动更多平凡的人。共同撑起教育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