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文书君 人气:1.39W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1

四、五月份,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东莞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班,分别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志雄、陈彩琦等几位教授的讲座,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开阔视野,感受着收获知识的快乐

几天的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本次给我们培训的都是在这个领域中的大师级人物,让自己领略了他们的工作风采,对心理学的认识更深了一步,第一天的培训内容更多的是侧重心理咨询这一部分,弥补了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缺陷,初步感受到咨询的魅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正如刘志雅教授所讲,家长是原件,孩子时复印件,当复印件出现问题时,请在原件上找找原因,而不是将问题推卸在打印机上。人类的学习行为都是从条件开始,乔布斯说过:给小孩一个糖,在他的眼里,一个糖就是一个世界。心理咨询师的口头禅一般都是:哦、嗯、继续说等,最经典的一句就是“我觉得你一定行”。让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心理咨询流派确实不少,心理咨询技术也很多,我想,只要我们掌握了一种或多种方法,只要对我们的来访者有效,帮助他们解除困惑或痛苦,就是的体现。

二、健康与否,取决于每个人的心态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领。

三、虚心学习,学以致用是件幸福的事情

以陈彩琦教授的一个例子,主题是:“教师心理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措施,其中,陈彩琦教授的讲座——对积极语言的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延伸积极心理学的应有领域讲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40分钟的讲座中,她讲了不少应用积极语言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提高的实例,如昌平某学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积极语言的使用,校长要求教师使用积极语言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结果,不到一年,学校的教学成绩各学科全部排在第一名,让其他学校很吃惊,问校长,采取了什么恨招,教学成绩这么好?校长说,没有采取什么,就是让教师必须使用积极语言。

我想,教师使用积极语言方式,受益的首先是学生,也促进或转变或更新或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四、心灵碰撞,感动着我的感动

感动大家的学习热情,第一天的上午全体集会中,宽敞的报告厅座无虚席,1000多人,是我这几年参加培训中,见到人数最多的。在各个环节中,如在提问环节,大家积极提问,显示了学习热情的高涨,是在主持人一再控制时间的情况下才结束的,让我感动。

记得当天下午结束后我在等车,有三人一直在谈论着,听内容,我们都是刚刚参加培训同学的,他们三个人边等车,边讨论着会议的内容,看得出,他们的兴奋。我想,我们每个人,只要具有或保持这种不断、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精神,一定会进步成长的更快,教师的成长是学生的幸福,家庭的幸福,更是全社会的幸福。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2

一、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的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悟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因此,教师要以积极关注的良好心态无条件的接纳,真诚的对待,正确把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促使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功能

在有意识过程中,专家们除了讲解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之外,都特别重视设计集体交流的平台,并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我体会到所设计的每项活动都有着它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例如,当让我们面对全体参加培训的人员介绍自己,或针对一个话题,分组或团体围坐一圈轮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有一种动力促使你勇敢地表白。当自己的见解得到肯定和共享时,能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不再自卑或胆怯,并且可以很快的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有了提高。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能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它即调节和活跃了气氛,也使人消除了困乏,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兴趣更浓,更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基本技能与技巧的掌握及提高。又如,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中,老师让大家一个紧跟着一个,后一个人的双手紧紧抓住前前一个人的双肩,然后一起慢慢坐下,形成了一个连环椅,大家相互紧紧依靠,密切协作,齐呼口令,步调一致,一起前行,那种宏大的气势和壮观场面使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项活动即培养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也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力量。我想针对学生相应的进行这样的交流,游戏等活动。更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也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与谁的'关系?

有人说是与父母,有人说是与孩子,还有人说是和伴侣,却很少有人重视同“自己”的关系。什么?和自己的关系也算人际关系?不错!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同“自己”的关系。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学会接纳自我,才能做到悦纳他人!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验,某天突然发现,你一直很讨厌的一个人,其实他在某方面和你很像?他令你讨厌的地方其实就是你潜意识里一直想要修正自己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内心的投射。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分清我的事、你的事、老天有人的事,在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没有边界感而缠绕在他人的是非之中,耗费大把的时间。

通过心理实操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等的重要。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立足本职岗位,为培育下一代多做贡献。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3

这次我参加了白下区首届心理教师的培训,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我解决了不少在工作中所出现的难题,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现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异。比如轻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

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这些都是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经过学习我试着将所学到的心理知识运用到教育工作中,现小结如下:

一、调整自己,优化与学生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会产生心理优越感,有时考虑问题会站在成人的角度来思考,轻易忽略学生的感受,而导致一些不够客观甚至是武断的结论。因此首先要调整自己,放低姿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学生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四周的事物,取得学生对自己的认同和信任,让学生在情感上、心理上接受我。在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学生对自己的诚意和谈话内容,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深切关心,了解学生的内心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会给他在情绪上或是行为上带来一些影响,这时学生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有时教师几句暖和人心的话,一些关怀的表示,都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理解。在得到学生认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循循善诱,注重启发鼓励学生吐露真情,启发学生正确地表达所要表达地思想。教师应该尽量弄清事情地来龙去脉,冷静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地倾诉来发表自己地建议。当弄清事情原委后,再帮助学生说明他自己的主观看法,这样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

三、针对差异,不同辅导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性格、爱好、习惯、爱好等等。那么在做心理教育工作时就是因人制宜,既要注重学生的共同表现和一般规律,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明白他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4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在骄阳似火的7月,我参加了心理健康“c证”培训。此次培训请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培训的内容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绪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心理咨询原理》、《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等。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培训让我获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真正内涵,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心理健康发展中应该担负的职责,因此我尽力把自己所学用于指导平时的工作实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中的言行,并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家长交流、探讨,优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得以健康、平稳地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能够客观的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从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第三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使他们能合理恰当的宣泄。最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应当时刻帮助学生和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我,增强自信心,挖掘内在动力,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人类已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考核专业技能,也越来越需要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一个教师的一生要教育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人格不健全,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缺少发现,缺少细心,甚至挖苦、讽刺、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或家庭情况好的学生另相看,对学习成绩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6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5

一、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对人永久性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给我们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的意义维护好学生的自尊

首先班主任要有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在学生中间,或者指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区分不同学生心理状况

从学习中来看,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组织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

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对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们做为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我们也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书就是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我们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的在健康教育上对学生产生作用。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6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三) 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7

通过这次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以下几点是个人对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特点。

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

2、不断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能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反之,当一个教师的心理环境处于消极状态,她的情绪、教育行为就会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工作评价方面,重视客观、公开、公平、公正,为教师积极地工作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注意将“奖惩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发展性评价”,使每位教师看到自己每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努力进取。

3、重视改进教师人际关系。

教师与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一样,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家长是“平等”的,他们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领导与教师是“平等”的,他们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教师是“平等”的,他们是同一条战豪里的“战友”。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分析学生,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之间应建立互帮互学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团结、健康的学习工作氛围,使教师的心态处于“平稳”的状态。

4、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8

20xx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贵阳市组织的“十一五”第三批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刘衍丽教授主讲的《教师心理的健康教育》让我收获很大。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也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地、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达到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根据观察和了解,由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的心理呈现出一个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但也经常发现一些体育教师心理状态并不平衡,易恕、缺少自信心、无责任感等,这些现象的积累结果,就是心理疾病。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为了使体育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除了社会努力之外,体育教师自己首先应该保持乐观的心境,所谓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况,往往在一段长时间内影响人的品行和情绪。一般来说,工作的成败、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等都会对心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体育教师长期从事着艰苦的劳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们的社会作用与其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严重地挫伤了一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卑心理较重。其次是自我调控激情,由于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因而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也相对较多。象学生受到不公平的批评或讽刺、或学生在家庭、社会上受到挫折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攻击性因子,在教学中很有可能向体育教师或同伴发泄,这就增加了师生冲突对立的机会。消极的、破坏性的激情使体育教师处于生理高度应激的状态,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紊乱,导致一系列心理因素产生的疾病。所以,体育教师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激怒,逐步形成有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机制。再次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要有知心朋友,时常和他们聊天,利用好你的假期时常出外旅行等等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体育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此次培训的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