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研究生论文答辩技巧

文书君 人气:2.3W

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答辩了。三十年风水轮流转,当年在中央美院读研毕业时“三堂会审”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我已经成了“前辈”,坐到三堂会审的“审议席”了。1980年代,我在国内“受审”,2000年代,我在美国“受审”,如今来“审”人家,虽然有岁月莲茵、光阴不再的感慨,更多的还是对中美两国研究生答辩之异同的一点感想。

美术史研究生论文答辩技巧

记得当年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是关于贡布里希的《艺术与幻觉》中的视觉艺术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基于我对他这本书的翻译出版。当时同年级的谢成林、陈幸东和我三个人一起答辩,本系老师四五人,院外专家两人,记得好像是北大和故宫的教授、专家。因为谢、陈的专业是中国画史和书画鉴定。审议的细节已经没有印象,但是似乎比较顺利,没有提出难于回答的问题,所以三人顺利通过。

美国的博士论文答辩则是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的“最后的晚餐”.前面三四年是修学分,修一百到一百五十分不等,而且多是“半工半读”,因为很少自己掏钱读这种文科博士的,基本都拿奖学金,但需要工作(医科博士则从来没有奖学金,全部自己掏钱)。学分修完后的一年是资格考试(qualify ),当时我们学校实行季度学期制,秋冬春夏四个学期,每学期考一门,学期开始时老师开一个书单,自己去读,期末就根据这些书考,没有知识类的题目,而是观念性很强的论述题,每次考三个小时。

四门课的考试过了,才有资格做论文“开题”.开题是和导师一起讨论完成,短则一个学期,长则两三个学期。题开好了,在系里作公开演讲(Colloquium),导师、系里的各领域的教授、研究生们都在座,大家提问题,演讲者需要回答各种问题,题目、研究范围、材料来源、研究方法、专业准备等等,五花八门。幸运者经过两小时左右的“记者招待会”式的“穷追猛打”,能通过都早已是“遍体鳞伤”,因为大家会指出很多问题,提供很多意见,一点不含糊。接下来的你被称为ABD(all but dissertation),意思是万事俱备,只欠论文。做论文则可长可短,短则三年,长则五六年,端看导师脸色,以及你自己的实力。期间与导师的拉锯战是最折磨人的阶段,其间的酸甜苦辣,一如寒冬饮水,冷暖自知。

直到所有这些关卡都被你一一征服以后,你的论文终于大功告成,这才有三堂会审般的答辩。和国内不同的是,答辩不是一组学生,而是答辩委员会针对一个学生:时长为三个小时。答辩委员会由导师、论文第二读者(本系教授)、第三读者(外校教授)组成,再加上一位由研究生院指定的外系教授(我记得参加我答辩的是一位英语系教授)。先是学生用半小时配合PPT讲解论文提要,然后就是各位老师提问。印象中总体而言严肃认真,但气氛也并不僵硬。导师先前说了,如果你把研究进行得很细致,不可能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你的,因为教授们学有专攻,在你做论文的领域和方向,你一定是权威,教授们很难刚刚好对你的论题非常了解并且有独到见地,所以只要你脑子清醒,仔细应对,应该是可以通过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此言不虚。

2012年,应天津美院美术史系邀请,我参加系里的硕士研究生答辩,这回我坐到了“答辩委员会”的席位。系里一周前把同学的论文给我,去年是六位,今年更多,八位。读完十四位同学的硕士论文,说实话,感想挺多。

首先,选题大为宽泛。

1980年代的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基本上就是中西美术史和美术理论这几个领域,而我参加的这两年之中天津美院美术史系的论文选题从中国当代美术、艺术经纪人、民营美术馆、天津地方艺术史、中日美术交流史,到西方美术史、艺术哲学与现当代艺术、艺术史书写,不一而足(还不包括我没有参加的以中国画研究为主的另一组)。这说明今天的美术史教育和学习,已经不再限于纯美术史论,实践类的课题尤其是和艺术管理专业相关的'课题进入了一些学生的兴趣范围,这无疑是所谓的“与时俱进”.

其次,学生水平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