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文书君 人气:1.62W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论文摘要:21世纪,的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正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这一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应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树立自主创新的学习理念,形成较全面的信息技术素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现状,并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设想。

  论文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体现,以及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升程度。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的探讨是教学工作者经常论谈的话题。那么,对于中职信息技术课而言,究竟何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其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剖析中职学生的学情、教材所呈现的特点、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等。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改革现有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现结合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中职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还普遍采用着“粉笔+黑板”的传统教授模式,存在着照本宣科,死教书,教死书的问题。随着教学的进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少。
  中职信息技术课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如传统讲解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强调学生对教师行为的依赖,规定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的设计以“灌输知识”为本,通过规定教师的行为,把规定的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学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常用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基础性知识教学,如的发展历程、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等等。(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如演示法):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习惯借助示范性实验,或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用演示法使学生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做很多示范动作或操作,学生则须模仿和反复不断地练习。虽然这种模式相比纯板书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是仍然需要教师进行长时间的讲授。过多的语言(听觉)刺激,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学生听觉、视觉疲劳,注意力下降,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二)课程内容滞后,体系结构不完善
  “近10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以年均30%的增速飞快发展,是同期GDP增速的3倍;早在2004年年底,信息产业已占到GDP的7%,成为国民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在如此好的行业形势下,目前我国400万名IT专业学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这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分委员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主任蒋宗礼教授对我国IT现状的表述。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而相对应的课程内容却更新缓慢。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更新速度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有些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新知识、新技术含量低,缺乏适用性、超前性。教学内容的陈旧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体现不出教育的先进性,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中职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结构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不注重知识的模块化教学。多数教材比较注重从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到它的作用以及意义等,而忽略了它的实际应用。例如,讲解某种编程语言时,先讲解它的基本构造特点,然后讲解相关的函数,再讲解语句,到这时,学生已经觉得这种语言对于他们的知识基础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根本提不起兴趣继续学习。因此,对于中职学生,教师应因材施教,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能够理解的、愿意学的知识模块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