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分析

文书君 人气:2.48W

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组结合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技能定位,本文整理了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探索如何有效提高实验实训效果,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学校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找到更适合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培养社会急需的网络应用型人才。

通过实践教学研究,形成的成果有利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效果,对高职院校将会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培养学生

当今国内人力资源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已逐渐从以往的“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如何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欧美等国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经验,将网络技术与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所形成的成果将对教学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教学方法研究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行动导向教学法。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为了提高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的效果,我们将任务驱动与“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相结合,将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和课下自主学习紧密结合。

1.1案例教学法

结合企业真实案例, 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的讲述平面设计方法与技巧,依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教学环节,引导知识的扩展,让学生在完 成案例任务中牢记知识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述和实施驱动课堂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完成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1.2 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每3—5人分为一个小组,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 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各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讨论小组构成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还有性格互补。在设计构思、 方案实施、制作后的检查、评估阶段,采用小组讨论法,集思广益,能够让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同学间的协调沟通能力。

1.3 角色扮演法

依照企业的结构,学生和教师分别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过程中扮演企业的负责人和多个岗位职员,在每个学生小组中,根据项目情况由技术能力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项目经理,其它同学为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协同完成各个项目的流程,达到分工合作、共同提高的实战目的。学生通过锻炼,激发了学习热情,感受了企业氛围,得到了岗位的经验和职业素质的锻炼。

2. 教学手段研究

2.1 课程教学资源库

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开发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工程案例、经验技巧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2 仿真实训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仿真实训软件Packet Tracer软件的作用。Packet Tracer 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CCNA课程的网络初学者设计,配置网络,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模拟环境。学生可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建立网络拓扑,软件中实现的IOS子集允许学生配置设备;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通过Packet Tracer的应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先在软件中模拟,再到设备上配置,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训练效率。

图1 仿真软件

2.3思科网络技术学院E-learning学习的平台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是一个综合性的E-learning学习的平台,提供基于Web的内容、在线评估、学习效果跟踪和实践练习,每个学生参加每一次的在线测试,评估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反馈",显现每个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列表,学生可以点击相应知识点链接到电子教程的相应章节,教师可以根据全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对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2.4 一体化教学环境——网络构建实训室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本课程建立了具有先进设备的校内实训室——网络构建实训室,为学生的实践练习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同时,网络构建实训室配备有OpenLab远程网络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24小时登录系统使用实训室资源。

3 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改革,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同时我们在教学模式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1以“项目+任务”式教学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应市场需求,课程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确立授课项目。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的设计注重与行业企业合作,按照 “分解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工作能力→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变以往按章节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安全等知识内容,而采用设置项目,完成任务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展开讨论,不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和胜任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整合到一个个项目中,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改善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2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设计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如何推进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多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组结合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技能定位,在学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极大的拓展了工学结合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服务中心开发的信息服务网站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为部分企业进行企业宣传,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通过这项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本专业与社会就业岗位无缝接轨的专业建设理念。同时,学院很容易深入到企业深度跟踪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制定出比较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指导教学。只有了解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更好地为学生和企业服务。

3.3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很好的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以便于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近几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先后诸城新东方汽车仪表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星火网络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我们在与这些企业进行的合作上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模式:

顶岗实习:通过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般安排的顶岗实习时间为2-3月,这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一般应用软件系统的测试、微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宽带网的接入与维护、企业网站建设、网络系统维护、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等。

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明白学习理论的重要性。通过与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的接触、交往,学生的办事能力、社交能力,尤其是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适应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和职业岗位零距离贴近,毕业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走出去:课程组教师经常到合作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讲座,紧密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我院不少教师到企业后参与了生产与产品开发过程,为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问题,先后为诸城光远网络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潍坊佳源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星火网络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网络维修维护工作,并为10多家企业和30多名社会就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从而拓展了学院的服务功能,强化了社会化服务能力。

请进来:我们经常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到学院为年轻教师和学生进行学术讲座,使年轻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了解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运作模式,提高了年轻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更好的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校本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

3.4以赛促学、以学促赛,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赛”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团结协作及创新精神。同时,增强教师的敬业品质,进一步开拓学校教育事业,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以赛促学”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相处,学会技能。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的翅膀。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在教学中,把网络工程师的技能培训项目,网络技能大赛作为技能培训重要内容,贯穿到课堂小组赛——班级竞赛——市级技能比赛——省级技能大赛中去。学期结束总结后,在大力表彰的同时,对成绩较好的“尖子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地强化训练,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有针对性辅导,精心策划每一次训练,并及时总结,对在训练中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而每个参赛选手在比赛现场中能自如的应用网络知识,操作要点、参与技能大赛,并取得好成绩,学生的心理素质好坏就起决定性作用,这种“以赛促学”的重要举措,才有助于带动广大师生刻苦学习,钻研技能,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

4. 教学方法改革效果

4.1研究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

利用思科网络技术学院E-learning学习的平台,我们相关课题人员都对每堂课都进行了随堂实践测验。在课程的实训期,对每个实训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总结,并将考核成绩进行比较。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4.2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

课题组对课改教学组和普通教学组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作了统计,发现,课改教学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97%,而普通教学组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92%,课改教学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明显高于普通教学组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