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硕士论文:孟子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书君 人气:1.68W

在治国层面,孟子的仁政蓝图有着涵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丰富资源。孟子的仁政以“制民之产”即解决民生为基础,直接涉及到富强的问题,提出以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富民的起点

哲学硕士论文:孟子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层面,“义”和“礼”也存在着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资源。义作为社会应当如此的价值准则,包含着对自由、公正的思考。义作为人们行为的道路,尽管有着自由选择的空间,但不能突破无耻的底线

在个人层面,“智”和“诚”(信)更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基因。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所谓“智”主要是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而这样的道德判断能力是否正确,最关键的是在两者处于价值冲突时如何处置

儒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则是儒家原创时期最重要的代表,因而后人常以孔孟之道指称儒家。孟子的思想主要见于《孟子》一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孟子的思想正是这重要源泉之一。

 五常之道的价值观基础

中国传统社会在汉代以后,儒家成了主导的意识形态,其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至今人们还在说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儒家成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开始。董仲舒提出:“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将这五者联结为一体,称之为“五常之道”。“仁”的重要含义是仁政,回答建设什么样国家的问题;是行仁政还是施暴政、苛政,就是判断国家是否合乎民意的价值标准。“义”和“礼”,主要含义是以崇德向善作为社会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回答造就什么样社会的问题;是遵守礼义还是贬黜礼义,就是衡量社会是否清明健康的价值标准。“智”和“信”,主要含义是个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交往行为中优良的道德品质,回答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明辨善恶、诚信笃实还是混淆善恶、欺诈无信,就是区分个人是否人格高尚的价值标准。

孟子为五常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仁义礼智信在孔子那里已经分别有过论述。但孟子首先把仁义礼智四者并列,联系在一起,并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话,说明仁义礼智是民众崇德向善的价值准则:“《诗》曰:‘天生?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认为就像任何事物都有规则一样,仁义礼智就是培育民众的准则。孟子还首先提出了“仁政”的概念,把“仁”由原来的道德规范扩充为国家政权的价值准则,即“以德行仁者王”。孟子也多处谈到“信”,将其视作“人伦”中的基本道德品质,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首先把“诚”作为贯通天道和人道的哲学范畴提出来,并以“诚信”合称来赞扬舜,以为只有出于内心的诚意,才会有交往主体的互信。这是以后董仲舒的五常之“信”以诚实为主要内涵的思想基础。

五常的内涵及其被确立为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对于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制民之产,仁者无敌

在治国层面,孟子的仁政蓝图有着涵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丰富资源。孟子的仁政以“制民之产”即解决民生为基础,直接涉及到富强的问题。他在与齐宣王的谈话中指出,施行仁政之“本”是“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并提出了具体设想:“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植桑树养家畜,使得“黎民不饥不寒”,老者“衣帛食肉”;同时普及基础教育,“谨庠序之教”。简言之,就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富民的.起点。至于强国,孟子告诉梁惠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努力搞好生产,“深耕易耨”,让青壮年“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他们就能用木棒抗击秦、楚的坚甲利兵,这就是“仁者无敌”。这样讲国强显然有着过于强调道德功能的迂阔,但以为强国不仅仅是发展物质生产的硬实力,还有提高道德水平的软实力,无疑是有道理的。

孟子的仁政以得民心为核心,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诸侯的欢心可以成为大夫,得到天子的欢心可以成为诸侯,而要成为天子则要得到民众的拥护,所以民众处于价值的最高位。得到民众拥护也就是得民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其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要得民心,就要听取民众对于国家重大事务的意见,孟子告诉齐宣王,选贤任能和处死罪犯,不仅要听取身边亲信和官吏的意见,还必须听取民众的意见,“国人皆曰贤”则破格提拔,“国人皆曰不可”则予以罢免,“国人皆曰可杀”则实行处决;只有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然后可以为民父母”。上述的民本思想成为了中国近代阐发民主思想的重要凭借。

孟子说,“善教得民心”,因而以教化为仁政的手段。这有着建设精神文明的意义。他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仁政不能让人以吃饱穿暖、住得安逸为满足,如果只是这样,那就和自然界的动物没有太大差别,必须给予人伦教化,人才能进入摆脱“近于禽兽”的文明状态。孟子多次谈论人禽之辨,表现出将人从自然本能中提升出来的文明意识。他认为,人与禽兽的细微差别,就在于前者对于人伦关系有明确的认识,从而能自觉地“由仁义行”,而不是自发地“行仁义”。他把具有道德自觉作为人区别于禽兽的文明标志。这就触及到了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道德文明。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对于和谐的追求。在他看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仁政看重的不是天时,也不是地利,而是人和。这首先是人们在劳动生产的共同体中和睦相处。孟子说:如果滕国实施仁政,应当是“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劳动共同体的生产单位是家庭,因而和谐要从家庭开始,由此而展开到社会成员之间,进而再扩大到自然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由亲爱亲人的和谐进至仁爱民众的和谐,再由此进至爱惜万物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孟子处在战争烽火不断的战国时代,其和谐的追求也表现为希望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他与诸侯国君主谈话中,多次表示统一天下,不能通过“嗜杀人”的残酷战争,而要通过实行仁政,这样“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